官人请留步,我的一个道姑朋友 讲的是什么故事

2023-03-01 3:01:34 攻略信息 坑剧哥

《西施游龙清影》台词是什么?

《西施游龙清影》台词是:

1、西施

魅惑:休息一下吧。 / 请留步。

沉鱼:靠你啦。 /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死亡:妾身卖豆腐去了。 / 东施,你机会来咯。

2、西施【古代】

魅惑: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沉鱼:水袖击破双鲤跃,罗裙扫碎暗香疏。

阵亡: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3、西施【现代】

魅惑:官人~

沉鱼:不要迷恋姐。

阵亡:人情债,命来偿。

4、西施【精致】

魅惑:笙香曼舞良辰短,一指春深锁宫帷。

沉鱼:送你了,别还回来哦。

阵亡: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5、西施【新年】

魅惑:画个圈圈诅咒你。

沉鱼:公子,救我。

阵亡:臣妾做不到啊~

6、西施【原版动态】

魅惑:陪人家休息一下嘛。

沉鱼:不要动刀动枪的嘛。

阵亡:啊,回家洗衣服去。

7、西施【比基尼】

魅惑:不要看别的地方哦,请专心看我。

沉鱼:请救救我。

阵亡:我的魅力始终不吗?

8、西施【比基尼】2

魅惑:知道什么叫治愈性宅男女神了吧

沉鱼:大家有什么不开心的地方说出来我开心一下

9、西施【Q版动态】

魅惑:你就别出来了。

沉鱼:叫你别杀我呢。

阵亡:未能牢到你长发及腰时。

我的一个道姑朋友 讲的是什么故事

我的一个道姑朋友主要讲述了一个道姑以为自己和那个道长是两情相悦,之后却在一个喜宴上,心却被虐得粉碎;原来在这喜宴上,那个道长带了一位姑娘,而那个姑娘看到了道姑,便问道长:她是谁;而道长回答:她是我的一个道姑朋友;这个回答让道姑很伤心,后来道姑就离开了的故事。

扩展资料:

1、我的一个道姑朋友这首歌是游戏剑网3的玩家故事,道姑是游戏里的一个门派(纯阳)职业成女体型。

2、我的一个道姑朋友剧情歌词:

⑴道姑:那天,洛道的雨下得好大好大,人群中有个人,他正在看我,却向我走来。

⑵道姑(独白):那个人说,他喜欢我,我想,我也应该是喜欢他的。

⑶道姑:在别人的婚宴上,他和他的意中人也去了。那我呢,我是谁?人人都说他们天生一对,我也觉得般配极了,可我还是想问他,是不是我送的马具不够好,是不是那天的桂花糕,我没捂热,是不是世上的人都是这样,连自己承诺的誓言都可以,随意收回。

⑷道姑:后来,我一个人去了很多地方,从春天,一直走到冬天,那个时候的那件事,和事里的那个人,就好像是我做的一场梦,现在梦醒了,什么都没了。

⑸道姑:不要像我一样,活的像个笑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我的一个道姑朋友

官人请留步新手攻略大全 新手怎么玩

官人请留步新手攻略

一、四大属性

游戏属性为武力、政治、商业、农业,四项属性的加起来就是玩家的势力值,这些属性主要通过强化门客来增加,商业影响每次征收到的钱财数额,农业影响收到的粮食,政治影响招兵人数,武力影响你过关、打衙门以及打各种副本的数值

二、武力属性

四个属性中最重要的是武力,因为在攻打关卡时你的武力值越高,损失的兵力就越少,所以前期新人们不用急着打关卡,先把武力强化上去再打不迟

三、门客

游戏里在前期门客不需要你招揽,每当你完成一定数量的主线任务和升官的时候,系统会自动送你门客,初次之外还有高性价比高属性门客首充送的荆轲,VIP送的蔡文姬。获得门客后,你需要用金钱来为他们升级,所以这游戏里钱和兵力也是永远都不嫌多的。门客的属性都会加成到玩家身上,所以说他们是你的分身也不为过。请注意,提高门客属性是提高你的势力值的最重要手段。

四、门客等级和资质

每个门客等级可以分为三大项——人物等级、书籍等级、技能等级

人物等级提高后四项属性都会增加,并且人物升到60级才可以去衙门PK

书籍等级需要强化卷轴或者书籍经验才能提升,前者需要完成任务或者成就或者元宝购买,后者可以通过出使衙门(相当于PK)和书院学习获得。

门客的资质由他拥有的书籍和书籍的等级决定,请注意资质越高门客每次升级提高的属性也越多书籍等级决定门客的资质,你可以通过用强化卷轴或者书籍经验提高书籍等级来提高资质。

资质提升会大量增加对应属性的数值,所以到后期这才是提升势力最快的途径之一,当然也是最贵的。这里的建议是强化卷轴用在高属性门客身上,如果没有得到高属性门客最好先存着不要用,因为无氪的话强化卷轴是很稀有的。特别是武力卷轴,建议最好针对一位高属性门客强化,四星性价比相对最高,五星六星失败率高了不划算,还不如用书籍经验一步步堆上去。

五、关卡

通关关卡后,你会获得名望,并且在某些特定关卡抓获一些犯人,现在通关还可以获得成就奖励,主线任务也需要通过一定关卡数。

六、牢房

抓获的犯人可以在牢房中进行惩罚,每次耗费10名望,可以获得粮食、金钱、各种丹药、加好感和颜值的道具、元宝、强化卷轴等等。每个犯人被惩罚后扣除的血量不一样,每打光一个犯人的血量才能继续惩罚下一个。而且每个犯人掉落的物品也不一样,越排在后面的犯人掉落的东西越好。名望会在每天凌晨根据你自己的每日产出量(也跟通关数有关)增加,当天剩下也会保留,除非达到上限。而你惩罚的犯人也会在凌晨自动回复到第一个。所以到了后期为了得到后面犯人掉落的好东西,也许你需要把自己的威望存上一天以后在一天里一起使用(不然还没打到那个犯人你的名望就用完了)

我的一个道姑朋友mv讲的是什么故事?

最后,我看着你还俗,从一个信徒退回你最初的俗世间,看着你娶妻,生子,看你破了戒,给她们做好吃的东西,经历着人间那么多美好的事情。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其实最好的时光就是七年前,当我也还是个俗人的时候。

七年前,华阴城里住着一个少女。

她是一个调皮的姑娘,爹娘在她出生那一年就得瘟疫去世了,只剩她和奶奶一起生活。

她从小没见过父母,心里倒也没什么特别的悲伤,只是有的时候看到别的孩子和爹娘一起走在街上,会有一点点失落的感觉。

可是大多数时候她还是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奶奶供不起她上学,她便每天自己游玩,上树摘果,下河抓鱼,无所不能。傍晚的时候带着“斩获”来的战利品回到奶奶的摊位,骄傲地给奶奶展示,就像一个小英雄一样。

“佩玖,你今年都十五了,还是那么孩子气。”奶奶接过她手心里的野果,“今天又去哪了,衣服脏成这样子。”

“今天去了后面的山林,可远的地方呢!”她指着远处的一座山。那座山很高,像突兀插入云朵的一把刀刃,山间云雾缭绕,苍翠的颜色看起来很神秘。

“以后别去那里了,这么远,出了事奶奶可没法管你呀。”奶奶突然表情变得凝重起来。“我不知道还有多少时日了,你爹娘都不在,我最担心以后你该怎么过…”

“奶奶,佩玖不许你说这些话!我们快收摊回家吧,佩玖以后不会不听话了!”

她最看不得平日里慈祥的奶奶变成这种样子,每每如此她心里就像拧住了一样,很难过很难过。

大大咧咧的疯丫头杨佩玖也有伤心的时候。

“奶奶,你能不能多陪佩玖几年呀。至少等到佩玖嫁人了好不好?”那天晚上,她搂着奶奶的胳膊,说道。

“傻孩子,奶奶还没看到你嫁人成家呢,怎么可能走了呢?奶奶命硬,还能活好久呢!”

“那我就放心了…”她依偎在奶奶的怀抱里慢慢睡着了。

如何能放心呢?其实两人都不放心啊。

这种没有准头的生活对她已经是一种常态了。不定时而来的忧虑和不愿再去想的疲惫交替进行,生性活泼的她便会不定时地伤感。

奶奶每天经营的小药草摊位盈利也微薄。奶奶年纪大了,不能自己去采药草,她便每天跑去附近的荒郊野外,帮奶奶找各种珍贵的药草,若是能卖个好价钱,她们还能偶尔改善一下生活。

再大的忧虑也是困不住一个年少的小丫头的。她每当跑去山林里寻找药材的时候,就会把烦恼抛到脑后。

相比华阴城里沉甸甸的气氛,人们连活下来都已经用尽了力气,她更喜欢待在一丛丛参天古树的怀抱里不出来。

雨季快要到了。

华阴城最近时常下雨,那雨点不分时间,前一刻还是晴空万里的午后,下一刻不知从哪里飘来一朵乌云,这雨说下就下了起来。

买不起漂亮的小花纸伞,她便戴一个斗笠,风雨无阻地去山林里逛。在艰辛里长大的姑娘从不娇气,受得起,也已经习惯风吹雨打。

那天她照例去山下的一处野地里寻草药,一株一株地放进围裙口袋里,很快那小口袋就被塞的满满的。

华山脚下的那片树林,野兽很多。奶奶警告过她不要往深处走,她这次偏偏忘了这劝诫,想要看看里面的土壤生长着什么可以卖钱的“奇珍异宝”。

那里面确实好东西多,可是倒也没看到什么猛兽。她愈发勇敢地向深处走去,看着塞的满满当当的口袋,还不禁哼唱起小曲儿来。

当一只猛虎向她扑来的时候,她后悔了之前所有的想法。

外面微雨不停地下着,林子里瘴气重,她看不清楚眼前的道路,朦胧地看到哪里有路便向哪里跑去。

她跑过的全是狭窄的道路,那老虎却灵活的很,无论何时回头望去它都在身后,保持着一个恰当的距离,好像随时可以猛扑过来,把她撕咬成碎片。

“怎么办,我不会死在这吧,奶奶还在等我呢…”头上的斗笠跑掉了,衣服都湿透了,她急得想落泪。眼前氤氲的水汽却让视线变得更加模糊,她便只能把这种想哭的欲望生生压回心底。

毕竟眼前最棘手的事,还是逃命呀。

隐约之间她好像看到不远处山腰间有一个小庭院。看起来像一座寺庙似的。

“若是那里有人就好了,一定可以救我一命。”

她的双腿变得有些酸软了,她决定赌一把,拼尽了最后剩下的一点力气,向那座寺庙奔去。

然而当她终于到达那里时,却发现空无一人,里面陈设着人们的日用品,也许偏偏赶巧这里的主人不在吧。

“真的没有力气了……”她绝望地瘫在地上,眼看那老虎越来越近。

忽然背后一只有力的手猛的把她拽到后面,“你是谁?来这里做什么!”她没理会那人,只看到一个白色的身影,手持武器把那老虎吓退了好几丈远,向虎口中投出的药丸落得精准,那老虎马上变得衰弱不堪,慢慢地走开了。

那白衣的身影回过头看她的时候,她还惊魂未定,瘫坐在那里说不出话。

“吓坏了吧?也是,我刚才太凶了。”这白衣人是一个和她年龄相仿的少年,长发束在脑后,眼神很温柔。

那少年不过十六七岁光景,长发白衣,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模样。只是一番搏斗后脸上划破的几道血痕显得有点狼狈。

“姑娘先在房檐下躲一会雨,我去取伞,送你回家。”少年神色匆匆地跑去屋里,留她在屋檐下。

她看着檐上滴下来的水滴发呆。那少年的出现超出了她的预想,惊鸿一瞥似的,一瞬间惊艳了她。

“姑娘,我这也只剩一把伞了。这样,你用伞,我多淋点雨没什么事。”少年有点愧疚地看着她。

“你淋雨多不好,一起进来吧!”

“可是这……”他看她一副不懂男女授受不亲的天真模样,也不太好解释,便为她撑了伞。

他刻意和她隔开了些距离,伞向她身上倾斜着,以至于他的大半个肩膀都露在外面。

“姑娘,你家住何方?”

“你带我走出这片林子我就知道差不多啦,我家离这山很近的,就在山脚下的华阴城里。”

她能感受到他摒得很平稳的呼吸,一口口空气扑到她脸颊上,热热的。

吹得她心里痒痒的。

这少年乍一看没什么,仔细看来,还很有清秀俊逸的气息,她看得有点出神。

就这样,走到华阴城的入口,少年停下了脚步。“姑娘,把你送进这城,我便不再跟去了,免得人们闲话。你若觉得不安全,我跟在你后面,护送到你回家了便是。”他把雨伞递到她手中,顺带了一个小符牌。“姑娘把这带在身上,也许能护身。看姑娘孤身一人,这也是我的一点心意。”

“我认得这里的路啦!”她小声说。

“那我就回去了,姑娘不必把伞还给我,权当人情一场吧。”他转身,飘逸的发辫在空中飞扬起一个好看的弧度。

“请留步!”她有点着急地喊住他,“公子对我有恩,请问公子尊姓大名,佩玖来日一定回报!”说着,她掏出兜里几株草药,塞进他手里,“收下吧,这种草治擦伤很管用的!”

“我么?”他笑了笑,“叫我怿心就好。”那个干净的笑容很好看,好看到她能在心里记一辈子。

“怿心……真好听的名字!”她看着他的背影在雨幕里淡去,直到看不见了,撑着伞无比欢快地跑回去,踏过的小水坑把泥点溅在她的脚踝上。

回到家的时候,她头发蓬乱,衣服湿透了,裤脚脏兮兮的,斗笠丢掉了,撑着一把陌生的伞,衣兜里塞了满满的草药,看起来像个小乞丐一样。

“你怎么把自己弄成这样!”奶奶今天提早收摊回家,给她做了她最爱吃的红烧鱼,她却狼狈地如此晚归。

“奶奶,我在山里采草药的时候从山坡摔下来了。”她笑了笑,拍拍自己身上的泥土。“地滑,我没站稳嘛,你看,我一点事都没有呢。”

“你的斗笠呢?还有这伞是……”

“斗笠摔丢了……有个好心人把我救下了,这伞是他给我的。”说到这,她脑海里浮现出那个少年的笑容,不由得面色变得绯红。

“佩玖啊,这一桌菜都凉了。奶奶再给你热热啊……”

“奶奶歇歇吧,我自己去热饭就好!”她端起那些好吃的饭菜,颠颠地跑进厨房里。

也许是有一个可以念想的人,一切疲累和心酸都能暂时被欢快所代替。

那天晚上,奶奶和她聊着聊着,便说到了婚嫁上。

“佩玖,你以后想嫁给一个什么样的郎君呢?”

“我呀,我想想啊。”她窝在奶奶的怀抱里,撒娇似的躺着。“我希望他有黑黑的长头发,会武功,而且,要有一个好听的名字!”

“哎,主要还是要对我家佩玖好呀。”奶奶摸摸她的头,“你还是太小了。”

“您说的是。”她转过身去,面向纸窗。下过雨后的华阴城格外清澈,月光透过窗户纸投进来,显得很皎洁。她躺在被子里,轻轻闭上了眼睛,想着那个名叫怿心的少年。

“他该回去了吧,也许现在也要睡觉了。”她这样想着,心里有种甜丝丝的感觉。

之后的日子很平静,她心里的波澜却从未平息。

那个少年的样子一直在她心里出现,搞得她有时候都不能专心做事情,睁眼是他闭眼也是他。

她很想再见他一面。

她时常翻出那符牌,前前后后地看。她和许多一起玩过的伙伴们打听过,终于有人说,华山上有一个道观,里面有一些道士,他们乐于助人,但从不下山。

她想,也许他就在那里面吧。

她用自己攒了很久的零用钱里拿出一大半,买了一盒桂花糕,用小篮子装好,向山里走去。一路上她把那符咒挂在胸前,一直念念有词,说来也奇妙,这一路上没有出现任何危险。

她看到那座小小的道观,冲了过去,急切地敲门,问怿心道长在不在。

里面热心的道士们听说有人来找怿心小道长,便都匆忙地去找他。

“小施主稍等一会啊,怿心上山砍柴了,已经叫人去喊他下来了,很快的。”一个年长的道士和她说。

“不急不急,有劳你们了。”她露出一个文静的笑容,如一株弱柳似的站在那里。

快要见到那个心心念念的人了,她看起来镇定自若,心里早已经风起云涌。

半个时辰后,他来了。

他那天穿了一件青兰色道袍,一束长发还是那样绑在脑后,一副干净清爽的模样。

“怿心道长,你那次救我的恩情,小女子实在无以为报,我今天带来了一盒桂花糕,道长收下吧!”

“你竟然还敢只身一人来这个地方,只为了报恩?”他有点疑惑,上下打量着这个女孩。“你怎么过来的?”

“我带着你给我的那个符咒呀!说来真的管用,一路上什么危险都没有。” 她一脸欣喜,手不自觉抓住了他的胳膊。

“哦,对不起,我太激动了。”她又轻轻把手放开,羞红了脸。

怿心向长老请了事假,来陪这个远道而来的女孩。他们在树林里走走停停,林里难走,不时的他便抓着她的手臂,慢慢的,少年和少女也不再害羞,笑着闹着,和其他的孩子无异。

谈笑之中,她得知他是一个弃婴,从未见过生身父母,被这里的长老捡到后才得以保住这条性命。此后他便忠心行道,以报长老救他的恩情。

原来,这世间的人们都活在一张巨大的网里,各自都有着恩情的牵绊,大至性命,小至亏欠。

傍晚时分,她该回家了。

这一天下来,桂花糕分吃完了,小篮子里也装满了采好的草药。

“让你自己回去我不太放心,我还得再送你一次。”少年摇了摇头,无奈地笑了笑。

“怿心道长,你真好!”她雀跃着,“那这次恩情我又该怎么回报呢?”

“我不知道啊,你看着办咯。其实没什么,不用你这么辛苦地回报的。”

那天是晴天,少年和少女的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

就这样,她隔三差五去给他送些东西,有时是茶点,有时是她儿时最喜爱的玩物。借着这个报恩的名义,她想把她所有喜欢的东西都送给他。他对她不放心,每次也会送她下山。

这条山路承载太多他们的故事了。

她十七岁那年,奶奶去世了。

早晨她醒来的时候,没有照例的早饭摆在桌上,无论她怎么摇,奶奶都醒不来。

平日里关系好的街坊四邻帮她办的丧礼,此后,只剩她一个人,孤零零地在这世上,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下去。

积蓄都要用尽了,她已经到了一个走投无路的地步。

终于,她开始收拾家当。把衣服和值钱的财物打包好,其他东西当掉,便前往道观。

不如做个道姑,清心寡欲,远离这世间的尘嚣。

一路上,她感到挂在脖颈上的符咒异常沉重,在胸口撞击着。她走得很急促,脱口而出的祷告一遍又一遍。她已经失去了所有拥有的东西,绝不能再让自己在投靠他的路上丧命。

那天,她跪在众道士面前,虔诚地说出了自己要入道的愿望。

清心寡欲,戒痴戒嗔,不染私情,戒荤茹素。

这条路没有回头的余地,一旦走上,就要和这些清规戒律相守一辈子。

把刚刚过肩的头发盘成发髻,穿上玄色道服的时候,她已经是这道观里唯一的一个小道姑了。

开头几天,她总是走不出悲伤的。整晚整晚地在被子里哭泣,做什么都无精打采,脸色越来越苍白。

道士们时常说,“这孩子还没有走出俗世啊,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只有他知道她有多脆弱。他常远远地看着她,很心疼,又不知道能为她做什么。

看着她日渐消瘦,茶饭不思, 他便每天从饭堂里拿来点其他的吃食,用油纸包好,放在她房门口。她每次看到了都会拿回房里,他不知道她吃了没有,也许有的时候她会倒掉,但她最近气色貌似好了些。

看着她慢慢好起来,他心里的担子也好像轻了些。

后来的修行里,其他道友们看他们年龄相仿,便让他带领她修行。

他手把手教她剑术,他的动作很轻,剑峰温柔得像流水一样,一招一式都引得起她心里的惊鸿。

他带她上山砍柴,挑水,有重活的时候帮她多分担一些,只为了让她轻松一点。

他带她看道观里长老炼丹和做过的法事,这种时候她又感到他是如此正经的一个人。她不知道他对她有没有类似这种暗暗的情愫,她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感到很温暖,可晨钟暮鼓的从道生活从不允许教徒们有私情,她只能把这份感情隐藏得很深很深,她不希望他背叛自己的信条,却也不希望他太过虔诚,以至于他心里只有教条,没有留下给她的余地。

而她,很想做一个清心寡欲的道姑,但心里的那份感情总是按捺不住,时不时出现在念头里,搅乱她的思绪。

快到新年了,道观里要做祈福,道士们要下山采购做法事要用的东西,这是平日里不出山的道士们唯一可以接触俗世的机会。

她没有去,他则和一个年长的道士一起去了。

他去了七日,她念了七日。

这七日没有了放在房门口的小馈赠,她才明白那是来自于他的关心。

虽然这七天没有了来自他的关心,她却欣喜得异常。心里隐藏的情愫得到回馈是一件很让人心动的事,况且正巧来自那个心心念念的人。

她做活做的格外卖力,把道观收拾得很干净,地板几乎都要闪出光来。

她要等他回来,让他看到他没在的这段时间里,她有多勤奋。

他回来的那天,带回来很多她没见过的物件。对那些东西她没多大兴趣,仅仅是看到他,就足够她欢喜。

那天晚上他竟然主动邀她出来散步。他从衣袖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有一小袋炒豆子,还有一盒胭脂。

“也不知道你爱吃什么,就随便买了点。你马上就要十八岁了,姑娘家都爱漂亮,没事做的时候打扮打扮也好。”

“你买这些,让师兄看到多不好…况且这胭脂看来也不便宜呀。”她红着脸说。

“没人发现的,胭脂也不太贵。”他看着别处,“我也不太会挑,你就安心收下便是。”

她小心地接过,拿在手里,心里小鹿乱撞。

“佩玖,你说,思慕一个人是什么感觉?”他蓦地问道。

她心里一紧,莫非他要表达心意了么?

他仰头看着月亮,林间的月光总是被树叶分割成好几块,映得他的脸很白净。“我想,大概一个姑娘不会拒绝红妆,也不会拒绝绫罗绸缎的衣裳吧。”

“是呀,一定是……”她的声音变得颤抖。她心想,莫非他还要送自己漂亮的衣服么?这样一来就打破了教规了,不过如果他真的对她有意,她愿意为了他打破规矩,一起还俗。

“佩玖,我在市井闲逛的时候,看到一家胭脂铺的姑娘。”他眼睛里闪过从未有过的光芒,“她真的很美,比这月亮还温柔。这盒胭脂就是从她那里买来的。”

她心里猛的一凉。

“她喜欢把脸画得粉嫩嫩的,平时爱穿红色的衣裙…佩玖,你说这就是喜欢一个人的感觉吗?”

“是吧……也许是。”她的脸色凝固了,“我有点累了,先回去了啊。”

都是自己想多了吗?本以为他没有如此强烈的情欲,所以不敢向他表露心意,却没料到他将他罕有的爱情给了其他人。

后来,时间过了三年。他不时偷偷下山,买几身俗人的服装,打理好后装作不经意地去光顾那姑娘的店铺。每每带回来些化妆的小物件,便赠与她。她不想接受,也想不出理由拒绝,那只不过是他为了追求另一个女孩的附赠。

她问他为何不速速还俗,这种介于二者之间的生活很难过,他说,他想慢慢修炼自己的阅历和武艺,到时候可以护那女孩平安。

他决定还俗的那年,她二十一岁,他二十三岁。

她记得那时,他恭敬地和道观里的长老们和道友们道别,对他类似于“离经叛道”的行为表示歉意,并说要把以后挣到的钱捐给道观,当做回报。

“循道之路很长,很苦,你既已决定入此路,便不要像我一样有杂心了。也许我从来就不是一个虔诚的教徒,只怨造化弄人吧。这辈子,我欠这道教的。”他和她道别时说。

“你去吧,俗世令人欢喜的事还很多,任重道远,我也需要时间斩断牵挂。希望你过得幸福。”她平静地说。

看他转身下山的那一刻,她的世界都要崩塌了。

他下山的那条路,满满的是她和他的故事啊。如今他要踏过这路去寻别人了。

一座山成了两种人生的分界线,一侧是寡淡的孤寂,另一侧是喧闹的繁华。

道观里人们消息很灵通,次年,她听说他要成婚了。新娘子是那个胭脂铺的姑娘,人长得很漂亮,待他很温柔。

其他道士们默默为他高兴,唯独她,是不可能悄无声息地祝福他的。

她怎么可能愿意祝福?她宁可选择诅咒。

他成婚那天,她换了一身衣服,悄悄去了他的婚礼。

他变得愈发英俊,眉宇间已经多了几分硬朗的气质。新娘小鸟依人,妆容精致。他站在那新娘身旁,两人般配地无可挑剔。那女孩的父母一脸赞许地看着这个年轻人。

突然她脑海里闪现出一个画面,奶奶在旁边,看着他们两个成婚,拜堂,没有其他的亲人,只有他们三个人。

这画面晃了晃,便化为泡影。

她看到他笑盈盈地接过宾客们的礼物,那些礼物一个个都用喜庆的红纸包好,精致的很。

她最后一个走上前,“我本是路过,看到你们家有喜事,没有厚礼相送,就把这雨伞赠与你们吧。”

她拿着那把伞,自从七年前他送给她后,她从未用过。变卖家当的时候也没有当掉它。

他认出她的眉眼,眼里闪过一丝惊诧,却又很快压了回去。

新娘注意到了这一细微的变化,便问道,“官人先前认识这位姑娘?”

“当年做道士的时候结识的一位道姑朋友,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

“这把伞跟我很多年了,是我很久以前爱慕的男子赠与我的。身上没有其他可以当礼物的东西,便把这送给你们。祝你们白头偕老。”

“那么,我便替拙荆谢谢这位姑娘的赠礼。”他恭敬的一字一句都如针刺一般,刺在她心里。

“真好!”那新娘握住她的手,“姐姐本是路过我们的婚礼,还能送上如此祝福,小女子真的很高兴呢!姐姐也来喝喜酒吧!我们份子很足,权当请客了。”

她僵硬地笑了笑。“罢了,我还有别的事情,偶尔路过罢了,不必致谢。”

她没有再去看他的眼神,她怕控制不住想要抱住他的冲动。

离开的一刹那,婚宴上人头攒动,新人忙着敬酒,没有一个人看到她转身后山洪般的泪如雨下。

总算,让他知道了那份心意。这样也比埋在心里一辈子好多了。

遇见你的时候,你是四月檐上雨;放弃你的时候,你是人间惊鸿客。

要是在一起了,苦恼和阻碍也多。倒不如远远观望他的幸福吧。她这样宽慰自己。

她买了一包炒豆子,悄悄又回到了山上。那天晚上她抱着那包豆子,泣不成声。

从那之后,她成了一个真正的道姑。像一个世外高人一样修道,不染尘俗,也不入世。

两年后,她便逝世了。她走得很安详,没有病痛折磨,身上也没有伤口,就像她的人生只允许她走到二十四岁一样,寿终正寝。

许是当年她抓他衣袖把他惊动了,又或是那桂花糕捂得不够热,抑或她的深情表达得太晚,他早已没有了机会把这感情细细消化。

他们都不是虔诚的信徒,一个还俗,一个心里住着个放不下的人。

她想过,“也许我当年该勇敢一点,在伞下挤进你的怀抱,或者那天晚上散步的时候吻你?如果那样做了,现在想来,你也许不会把我推开,而是拥我入怀中吧。”

“我的人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事,家世不好,亲人一个个离开我,没有学业,没有事业,就连修道也没做到心无旁骛。”

她死后,一个门下的小道士为她立了一块墓碑。上面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便只拙劣地刻下了“佩玖”二字。

后来时间过得飞快,华阴城过了花季,又过了雨季。这样来来回回了七八个年头。

一个雨天,一白衣公子出现在道观前,打听佩玖道长在不在。门前徒弟说她仙逝很多年了,生前留了一句话,“生何其苦,死方极乐。”

那公子便把油纸伞放在她坟前,失魂落魄地走了。

那天,雨下得很大很大,像极了他成婚那日她转身涌出的泪水。

也许上天也会流着泪叹息,人间又多了一场错过。

石壕吏 改写成剧本

人物表:老妇、老翁、差役甲、差役乙、杜甫、媳妇、孙子、致辞者

场景:秋天,晚上11点钟。一破旧房子。房子大门紧闭着,秋风吹来,门有些晃动,门上的油漆已脱落了不少。不远处,立着一个刻有“石壕村”三个大字的石碑。风吹打着这弱不禁风的房子,让人为它担心。唉,也许,又将有一场悲剧在这开场……

[幕开,远处传来几声犬吠,屋子里时不时地传出孩子的哭声。]

旁白:又是一个深秋的晚上,诗人杜甫来到了石壕村这个房子里借宿,有些疲惫,早已睡下。而老夫妇在昏暗的亮光下,正在痛苦地说些什么。一切都是那么宁静。就在此时,一个粗鲁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砰!砰!砰!]

差役:开门!开门!

[老夫妇一家惊醒]

老翁(小声地,有些紧张):他们又来了,看来我得出去躲躲。

老妇:你快走吧,剩下的事我来处理就行![老翁马上从后院越墙逃走]

差役:开门!快点![差役等不及了,把破旧的大门擂得山响]

老妇:来啦来啦!(打开门)原来是官爷阿,请问有什么事吗?

差役甲:(怒吼)少啰嗦!叫你家的男丁出来!

老妇:嗯……启禀大人,我家已经没有男人了。

差役乙:别想骗我,快叫出来,免得我动手!

老妇:(拍着胸口,哭丧着脸)官爷阿~~~我三个孩儿已经抓去服役了,前些天一个儿子捎了信回来(拭着泪),说两个儿子已经战死沙场了。活着的尚且暂时活着,死了的就一去不复返了阿~~~[老妇人说到这里早已泣不成声,一脸痛苦的表情。]

差役甲:(大怒)够了,少的死了还有老的,叫你当家的出来,少跟我啰嗦!

老妇:(仍表现出痛苦的样子)你说他,他已经不在人世了。我们家里真的没人了。

[这时,从屋里又传来几声孩子的啼哭声。]

差役乙:(凶神恶煞)死老太婆,你好大的胆子,你不是说家里没人了吗?(做出要冲进屋里的动作)

老妇(胆怯,拉着差役):确实没有什么人了,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还有她母亲,也就是我的媳妇儿。因为有了这个小孙子,我媳妇儿才没有离去。

差役甲:既然有媳妇,那,带走!

老妇:大人您就可怜可怜我们吧。她自从嫁进我们家就没有过上好日子,连进出门都没有一件象样的衣服。您大人大量,就放过她吧~~~

差役乙:去!少来这套,若每户都这样,那国家怎么办?我如何向上级交待阿?

老妇(一愣,叹口气):要不,捉我好了,我虽然大把年纪,力气小,但我的厨艺不错,就让我去吧,至少还能为你们烧饭做菜。

差役甲乙(交头接耳一阵子):好吧!带走!

[差役押走了老妇]

[夜更深了,一切归于寂静,听闻了这一切发生的事情的杜甫走出房间,看见刚翻墙回来的老翁和媳妇还坐在那里哭泣。]

旁白:天亮了,落叶飘落,几只乌鸦在树枝上鸣叫。

杜甫(背着行李,走出门):老伯,保重了。

老翁:保重!(含泪目送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