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李靖
所属:大唐
大唐王朝第一名将
骑兵战天才
史载保持全胜的武将,更难得的还是许多战阵的对手都是彪悍生猛的游牧民族。平生多次轻骑奇袭,上演出其不意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南平萧铣,北灭突厥,西逐吐谷浑,无往不利,开创了大唐王朝近300年的不世基业,界定了中国历史上最广阔的汉人帝国疆域,为大唐解决了最大的外患,为中原的长治久安持续繁荣奠定基础。可惜出场太晚,而且是官宦子弟,要不然演义评书里哪能到处都是秦二爷的戏份!
第二位:白起
所属:诸侯国秦
中国历史上破城最多的将军(120余座.才看完《墨攻》,看到那个青铜时代的攻城战,拔城120余座,有多少将士为他死在云梯上,城垣下…...更是深解一将功成万古!)。
中国历史上杀人最多的将军(这个变态对别国的打击政策就是让那个国家失去生育能力,在那个年代动辄坑杀数万青壮兵士对计划生育有多大贡献啊,他杀掉了那个时代10%的人口和50%的可战斗力量。最恐怖的一次是活埋赵兵40万)。
在白起的时代跟秦王朝接壤简直是个噩梦!没事儿的时候就把韩魏揪出来打顿个鼻青脸肿;楚国迁都,屈原哀郢;赵国精子稀缺,从此失去战斗力成为残废。白起更难能可贵的是不恃武而骄,能正确分析国际形式!为保全不败名声,老板数次请他出战他都装病,但是做事精明,做人却很不聪明,老板做错事了,他嘲笑老板,终落得自刎下场。不知道死后他如何面对死在他屠刀下的200万战国亡魂!第三位:卫青
所属:大汉
骑兵战超级天才
卫青对历史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告诉了我炎黄子孙,打游牧铁骑还是有可能完胜的!天朝国土的安宁不用再建立在天朝女人的背井离乡上。自卫大将军始,异族的王庭被中原天降神兵奇袭成为家常便饭,单于、可汗们的枕头再也放不安稳。汉武的荣光,中国历史上第二伟大的朝代和第二辉煌的时代从此有了建立根基。第四位:冉闵
所属:冉魏
恐怖的灭胡令的颁布者。
五胡乱华时代的实际终结!
当东晋王朝正偏安于江南一隅时,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华夏疆域五胡肆虐,汉人过着奴隶不如的生活,冉帝蛰伏异族营内20余载!终于建立了可以让汉人活得象个人的冉魏政权。冉公虽一心要做晋臣却得不到东晋汉王朝的理解和支援,从此开始了带领1W汉人步卒对400余万胡人铁骑的反屠杀战争!如果没有冉帝和他的帝国,中国的国土面积至少将缩水一半,我们今天要看黄河可能要办N个出入境手续。河北或者叫XX伐克共和国,山西或者叫XXX斯坦......冉公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是无可比拟的,对华夏民族的贡献是空前绝后的!人们称冉帝霸王转世,带给他们希望。我觉得冉帝更胜霸王,冉帝死后,其朝中文武大臣悉数自杀殉国,20万受其保护的臣民在南渡东晋的时候也被胡军截杀怠尽。
第五位:成吉思汗
所属:蒙古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辽阔的国家。
他的军队是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孤军深入攻略四方。
成吉思汗一世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普天之下,莫不敬铁木真威风。莱茵河畔,莫斯科城,印度洋旁,那个时代的世界上没有数千蒙古铁骑不能踏平的城池。全球大陆,都是蒙古战马的草原。
非要说天可汗的武功是弯弓射雕,那只能说是他独占那个时代的领空权。
第六位:项羽
所属:西楚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战神的人。
猛将成才的代表(绝版)!
战神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运筹帷幄,一种是神勇无匹,袁崇焕属于前者,西楚霸王属于后者。霸王以超人的武勇弥补了他智力缺陷,率8千江东子弟渡江,竞扫平华夏,演绎了冷兵器时代武力在战争中的极限统治力。一代名将韩信以5倍兵力围之,亦无胆与战。霸王四面楚歌之时,也得从容进退。若非将军刚毅,岂有刘氏汉室?天不杀将军,世间英雄谁敌手?第七位:袁崇焕
所属:大明
中国历史上最坚固的长城(可惜还是被敌人绕过了)。
在随着弓箭射程的不断提升和火器被用于战争,个体在战争中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袁公一类的善于调配战争资源的文将在战争中的作用得到凸现。袁公在国内政治腐败混乱不堪的时候,建立了一支战斗力冠绝一时的关宁铁骑。屹立边陲,外寇莫敢觊觎华夏寸土,为立志中兴却又刚愎多疑的崇祯争取了不少证明自己的时间。袁公在时,毙努尔哈赤,伤皇太极,即使死后,他的关宁铁骑也决定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关宁铁骑永远是八旗子弟未能突破的屏藩。吴三桂降清后,率领十万不到的关宁铁骑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战线最长的一次长征,从辽东杀到云南,一路势如破竹,可怜竟是手足相残!第八位:岳飞
所属:南宋
他的军队是第一只被冠以“X家军”称号的国家军队。
他的军队让阳痿的南宋终于挺了起来(虽然因为杀了岳而没有挺多久)。
南宋对金军的战斗一直被赋以“抗”字,岳飞只一战:八百破十万,就走出了"抗"的被动局面,接着展开了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直捣黄龙。金军在节节败退的时候终于知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无奈能耐太大,竟然能直破敌穴,一雪国耻,解救二帝,岳将军当然不知道解救二帝只是赵构的口号,军事天才多是政治白痴,终于打了个大大的政治败仗,赔了性命。呜呼,恐怕古将军最大的感慨都是:李世民几世得出一个啊?
第九位:郭子仪
所属:大唐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84岁始卸甲,为将60余年,常不战而屈人之兵.唐江山得享数十年安宁.
若非郭子仪力挽狂澜,唐王朝可能仅仅是昙花一现。
当唐王被撵得鸡飞狗跳,东逃西窜的时候。郭将军正组织着唐军对全国3/4失地的收复。也只有伟大的王朝才配有这样伟大的军队,也只有伟大的王朝才可有这样伟大的将军。郭将军不爱杀人,不好屠城,他最大的能耐就是出奇制胜,兵不血刃。复国的速度一方面显示了唐王朝对人民的号召力,另一方面把至上的功勋送给了这位神奇的将军!纪念这位将军,更纪念这个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
最后:粟裕(1907—1984),初名粟多珍、粟志裕,侗族。中国现代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淮海战役、上海解放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的指挥者。粟裕创造的五大战争奇迹 (一)现代战争中的大兵团作战以战养战的奇迹 (二)腹背受敌的歼灭战孟良崮战役 (三)孤军深入的歼灭战豫东之战 (四)60万对80万的围歼战淮海战役 (五)投鼠忌器的攻城战上海战役
战神---白起将军
白起:(?公元前257年),秦国武安君,秦国眉(今陕西眉县东)人。十六岁从军。
主要战绩:
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24万。攻楚三次,攻破楚都,烧其祖庙,共歼灭35万楚军。
攻赵先后歼灭赵军60万(含长平之战)。攻韩魏歼灭30万。
白起一生共歼灭六国军队165万。
封号:武安君。官职:国尉(国防部长)。外号:战神,杀人魔,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白起指挥许多重要战役。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伊阙之战又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地扫平秦军东进之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从最低级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六国闻白起胆寒。
生平事既
周郝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94年),秦昭王任白起为左庶长,攻韩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克。北进。韩、魏联军34万于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据险坚守。此战秦军兵力不足韩、魏联军一半,双方相持。翌年,起利用两军之间互相猜疑、互不配合,各个击破,先以一部牵制韩军,集中主力猛攻魏军,灭魏军后,继围歼韩军。灭韩、魏联军24万,俘韩主将公孙熹,升国尉。
二十六年,起升任大良造(最高军事长官),攻魏,克61城。
三十六年,率兵数万攻楚。起兵力仅及楚军的十分之一,仍奔袭楚国。秦军顺汉水南下,占邓(今湖北襄樊北),直逼楚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楚急调大军数十万北上守鄢。起见难以克鄢,于鄢西百里处筑坝蓄两水以灌之,淹死楚军民数十万人。乘势攻取西陵(今湖北宜昌)。翌年,攻克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秦置郢为南郡,起受封武安君。
三十八年,起溯江而上,克巫(今四川巫山北),顺势南下定黔中(今湖南西部)。
四十二年,赵、魏联军攻韩,起奉命救援,大败联军,斩魏兵13万,溺赵军 2万于黄河。
五十一年,起率兵攻韩,至五十三年,克野王(今河南沁阳),断上党郡与韩都联系。韩欲割上党以求和,郡守冯亭闻之,将该郡17城献赵。
五十四年,秦派兵攻赵,克上党,进至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赵将廉颇坚守长平。秦久攻不下,行反间计。赵王中计,以赵括代廉颇为将。次年八月,赵括同秦军决战。同时秦密任白起为上将军接管长平军。起佯败而退。赵括率军追至秦营。起以一部坚守,以 2? 5(记载不统一)万兵迂包围赵军,切断其退路;另以5000骑佯攻赵军营垒,防赵出援。起围赵军而不攻。至九月下旬,赵军绝粮一月有余,赵括多次突围无效,死于乱箭之中。起乘势攻之。降赵军40余万。曰:“赵卒反复,非尽杀之,恐为乱。”尽埋之。
中国历史上战功最辉煌的将军,战国时期最为显赫的大将,征战沙场三十余载,六国军队只要听说是是他带兵来战吓的望风而栗。史书上有确切的记载:所有的国家都不敢与秦战,后面加了一个注释,就是因为秦人有此将军!一个将领到了这样的一种地步,这在战争史上是很少见的。他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不世之功。他的战绩创造了中国兵法的最高实战典范------战神------武安君白起!
白起一生领兵打仗无数,共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余万。攻六国城池大小七十余座,奇迹是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岁月,一生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各种历史资料表明的确一次也没败过)并且经常以少胜多。既是高超的战术家又是高明的战略家。其指挥的战争的规模之大,战斗之残酷后世鲜有能比者!
何谓春秋,就是战争,政治等国家大事都发生在春季和秋季!白起在冬天奇袭魏国河内,开创冬战先例,在中国军事史上第一次运用步兵大规模攻城战。白起指挥长平之战,全歼赵军。杀赵军四十余万(又说共六十余万,坑杀降卒四十余万),长平之战既是中国走向统一,改写历史的关键战役,也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残酷、最壮烈的重大战役,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彻底的围歼战。其规模之大、战果之辉煌,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是中国大规模地围歼战法先例。
“千军万马避白袍”,陈庆之的确是当时傲视群雄的大将;不过,他的战绩有很大程度的水分,说白了,他被史书夸大了。在中国数千年的冷兵器战争史中,涌现出了无数用兵如神的名将谋臣,而“陈庆之”就是谈论这些名将时,永远绕不开的一个名字。这位南朝的白袍将军在当时可谓是横行天下,据说到了“名师上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的地步,在短短数年之内,带领七千人,攻城三十二座。他到底有多厉害?
陈庆之确实是当时天下少有的名将。陈庆之是当时的梁武帝萧衍最信任的重臣之一。本来他对打仗这件事,并不是“科班出身”,只是一个半路出家的书童而已,但他的围棋棋力非常高,据说和萧衍经常杀的难分胜败。后来时局变幻,萧衍手下无人可用,就死马当活马医,把这位书童派上了战场。可能天才放在哪里都是天才吧:陈庆之领军出征之后,不仅在数日之内攻克了当时城高池深的寿阳城,更是在数年之内,横扫天下,成了萧衍手上最亮眼的王牌。
不过这位陈白袍的战绩被注了很多的水。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会知道,记载陈庆之事迹的《梁书》是一本货真价实的“秽史”,上面有很多编造,杜撰的内容。特别是对于这位陈庆之的记载,有的时候夸大,歪曲事实简直到了离谱的地步,陈庆之攻克一座县城,他就敢说县城本来屯兵“十万之众”,数年下来,陈庆之打下的地方不大,歼敌却有数十万之多,试想一下,这不是很可笑么!据现代学者考证,陈庆之数年打败的北魏军队,总数不超过五万。这位“白袍将军”,还远远没有一些人吹嘘的那么神。
综上所述,陈庆之的确是一代名将。不过,他被很多人高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