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象形识字法
象形识字法是引入甲骨文等古文字的方式讲解,从汉字的造字历史去还原汉字的含义。这种识字方法不同于传统拼读。象形文字从图形中来,幼儿对图形的理解和记忆更符合自身规律。
2、环境濡染法
(1)家庭里常见、常说、常用的实物上挂(贴)相应的大字卡片和其他卡片;
(2)户外的广告、招牌、标语、路牌、门牌等培养认学兴趣;
(3)食品袋、电视节目等到处都有视觉语言,都可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习惯。
3、生活识字法
(1)吃东西识字;
(2)人体感觉识字;
(3) 认物识字;
(4) 认名识字;
(5)活动识字;
(6) 观察自然识字;
(7)购物识字等等。
4、游戏识字法
孩子最喜欢游戏,学就是玩,玩就是学,玩中有学,学中有玩。“立体早教法”有句名言,有趣的学就是玩,有益的玩就是学。例如:
(1)表情识字:笑、哭、眨;
(2)动作识字:站、爬、捏;
(3)教小动物“识字”;
(4)文字当物识字;
(5)手心手背猜字;
(6)谜语识字等等。
5、趣味识字法
即在读书中识字,先读书后识字,边读书边识字,“小朋友,跟我念”,边读边指即如是也。
(1)帮助幼儿识字的最好方式是把孩子抱在怀里,大声地、一遍遍地念着孩子爱听的故事;
(2)学儿歌,识字;
(3)学古诗,认字;
(4)顺口溜识字;
(5)看地图识字;
(6)学音乐识字;
(7)读经典故事识字等等。
6、思维识字法
(1)全脑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识字方法,其核心就是运用汉字象形象义的特点,先将汉字变成与字形或字义非常接近的图画,让孩子们用右脑而不是左脑去记忆。
(2)孩子们只要看懂了图画就自然记住了字形,同时也掌握了字义。
(3)孩子不需要花太多的课余时间,就能轻松学会全部生字,并达到一定的阅读水平。
7、看图识字法
看图识字这种识字的方法一般都是与实物相对应,孩子特别容易感兴趣。
(1)教孩子做字卡,捉迷藏(自己做字卡,然后把卡藏起来,让孩子去找字)。
(2)宝宝模仿方法识字宝宝都爱模仿,而且很愿意教给别人,采取宝宝教大人认家长通过与宝宝相互之间来教对方识字,吸引宝宝。
(3)观看动画帮助识字:是观看动画,孩子喜欢并容易接动画片内容有丰富的数学、天文地理、人文知识以及安全教育、性格培养等,紧扣宝宝兴趣,在学中玩,玩中学。
8、阶梯想象识字法
阶梯想象识字法是根据字的字形、字义、字理进行变化,并采用黑白图画、黑白动画、彩色图画、彩色动画的形式将一个字进行阶梯式的变形,让孩子不仅能可以快速认识汉字,并且可以记住汉字的意思。
扩展资料
教学要求:
1、认清字形。汉字字数多,各具特征,有的形体繁复(如“镰、魏、赢、戴”),有的差别细微(如“干—千”“未—末”),需要认真辨析,一笔不苟。要教学生熟悉字的笔画、笔形、笔顺、笔数,熟悉组成合体字的各种结构,包括各种偏旁。
2、读准字音。汉字本身不能显示读音,有些字虽可借助形声字的表声部分来帮助读出字音,但可借助的不多,字的读音要依靠汉语拼音字母。
3、了解字义。汉字是汉语的语素,有时作为单音词,有时和别的字构成复音词,字的意义要在词里才能显现(如“花卉”与“花钱”,“行动”与“银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识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识字教学
幼儿象形识字法是幼儿识字教学法中最深受家长及幼儿园老师喜爱的幼儿识字教学法。因为这种识字方法符合汉字本身的形象特点,与汉字的来源比较吻合,同时符合幼儿的记忆规律。幼儿擅长形象思维。所以使用象形识字法教孩子识字家长省心,孩子开心。
幼儿象形识字法——将汉字变成卡通图像。30秒学会一个汉字,过目不忘,30天开始基础阅读!通过识字掌握全脑形象思维,提高记忆力、想象力、综合智力!
“象形识字”教学法依据汉字的结构原理,抓住汉字形与义的关系进行汉字形音义的教学。在上万个汉字中,象形字只有二百多个,但它们是最基本的汉字,构字能力最强,是学习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转注字、假借字的基础,象形字大多集中在幼儿教材中。是幼儿识字的重点。从2─6岁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运用字理进行象形字的教学。
小学常用的6种识字方法:
一、象形识字法。
现在的汉字是从图画文字演变过来的,很多文字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有些相似。对于这些字,可以让孩子通过象形图画来识字,加深印象。
如:山、石、田、禾、日、月、水、火等。
二、描述识字法。
根据字形特点,用动作、语言、联想等对汉字进行描述,让孩子在脑海中形成生动形象的画面,进行记忆。
三、谜语识字法。
根据部分汉字的字形特点,编成谜语,以猜谜的方法让孩子记忆生字,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谜语识字感兴趣的,还可翻阅我之前推送的一篇文章“50个谜语,让孩子学会50个汉字”。
四、比较识字法。
有很多汉字都是加一笔、减一笔或者变一笔,就成了另一个汉字。让孩子仔细观察,比较两个字的笔画变化,然后记住字音、并分别组词,不仅记得快,还记得牢。
“日”字加一笔,可变成:白、目、由、甲、申、电、田。
“木”字加一笔,可变成:禾、本、术、末、未。
“土”字加一笔,变成:王;减一笔变成:二、十;变一笔变成:干。
五、换偏旁识字法。
有些字有很强的派生能力,加上不同的偏旁,就可以变成不同的字。换偏旁识字法就是这些同根字编成富有韵律的诗文形式,记住一首诗,记住了所有相近的字。
例如:“青”字,加上不同偏旁,可以变成清、晴、情、请、睛、蜻等。
再如:“也”字也能派生出好几不同的字,如地、他、她、池、驰。
六、拆字识字法。
汉字都是由一定的部件构成的,对于一些复杂的字,可以巧妙地把它们拆开来识记。这种诗法适合记忆那些有多个部件的合体字,不但记得牢,而且记得准,书写时也不容易漏掉细小笔画。
象形字:月、羊、子、田、手。
会意字:众、旦、从、树、休。
指示字(应是 指事字):上、本、刃。
形声字:园、飘、妈、编、蚂、问。
关于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
汉字分为四类,即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和形声字。一二年级学生学的字按布局分为两类,一类是独体字,一类是合体字。独体字大局部是象形字和会意字,合体字大局部是会意字和形声字,在教学中以形声字为最多。
一年级上册在教独体字时,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认识事物容易的特质,采用景色的教学方法,把事物历来的样子临摹到黑板上,看像什么?学生看懂图意后,再写出这个字。如:---日、---月、---山。笔画稍多一点的独体字,如“鸟”,可以图画告诉学生哪是鸟头上的翎毛,哪是鸟头和鸟身,“·”是小鸟的眼睛。这样的教法,学生很兴奋学,学得又很用意思。
可是随着识字量的加大,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不在现实,那么在教学之余我需要家长的配合,现在我简单讲讲汉字的四种造字方法。 1、 象形字
象形: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的物体外形特征,具体的勾画出来。例如: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月。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形性质增强,它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2、指事字
指事: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区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较抽象中的东西。例如:“刃”字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 3、会意字
会意字:用合字表义的方法造出的字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十分有趣。比如,“家”字上边的“宀”是屋子,下边的“豕(shi)三声”是猪,古时候人们家中大都养猪,所以就用“宀”下有“豕”表示“家”。“看”字是把手搭在目(眼睛)的上边,向远处望。“明”字由“日”和“月”组成,表示明亮。“好”字本来是“美”的意思,由“女”“子”组成。“男”由“田”“力”组成,表示男人,因为过去男人主要在田里劳动。“休”由“人”“木”组成,一个人靠着树,表示休息。另外,还有“不”“正”组成“歪”字,“小”“土”组成“尘”字,“两”“人”组成“俩”字。 4、形声字
形声字:属于“合体造字法”,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和声旁,形旁表意,声旁表音。举例时押韵,便于记忆: “左形右声‘深、情、谊, “右形左声‘领、飘、期’
“上形下声‘霜、晨、雾, “下形上声‘想、架、梨’ “内形外声‘问、辩、闻, ‘外形内声‘裹、园、闺。
在形声字里,意符就是形旁,它一般能指明字义的类别。例如“冫”古为“冰”字,今作“冬、冻、冷、凉、凌、冽、凛”等字的意符,其意义都和“冰”有关。“氵”是“水”的左偏旁变形,以“氵”为意符的字“河、湘、汪、汛、汗、溶、滨、灌、泣、泥”等,其意义都跟水或其他液体有关。又如:从“欠”的字“歌、歇、欣、欢、嗽”等,都跟口有关,也就是和口中出气有关。本学期我们所学的汉字基本上是会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