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著有什么 (葛洪著有)

2023-03-26 7:15:02 攻略信息 坑剧哥

葛洪(284~364或343)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神仙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

葛洪著述篇目和卷数如下:《抱朴子内篇》20卷,《抱朴子外篇》50卷,《神仙传》、《隐逸传》、《良吏传》、《集异传》各10卷,《移檄章表》30卷,《碑诔诗赋》100卷,《金匮药方》100卷,《抄经史百家言》310卷,《肘后备急方》4卷;此外尚有《抱朴子养生论》、《大丹问答》、《葛洪枕中记》、《稚川真人较正术》、《抱朴子神仙金沟经》、《葛稚川金本万灵论》以及托名刘歌撰的《西京杂记》等。以上著作大部分已亡佚。《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共收标名葛洪的著作13种,部分为后人误题或伪托,但大多确为葛洪所撰。

葛洪著有(葛洪所著) 第1张

著名道教人物葛洪著有什么?

《肘后方》、《抱朴子》、《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

葛洪(283—363),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市)人,东晋道教理论家、著名炼丹家和医药学家,世称小仙翁。所著《抱朴子》继承和发展了东汉以来的炼丹法术,对之后道教炼丹术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为研究中国炼丹史以及古代化学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葛洪还撰有医学著作《玉函方》一百卷(已佚),《肘后备急方》三卷,内容包括各科医学,其中有世界上最早治天花等病的记载。《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收有其著作十余种。

葛洪出身江南士族,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13岁时丧父,家境渐贫,以砍柴所得,换回纸笔,在劳作之余抄书学习,常至深夜。乡人因而称其为抱朴之士,他遂以“抱朴子”为号。性格内向,不善交游,只闭门读书,涉猎甚广。

葛玄曾师从炼丹家左慈学道,号葛仙公,以炼丹秘术传于弟子郑隐。葛洪约16岁时拜郑为师,因潜心向学,深得郑隐器重。郑隐的神仙、遁世思想对葛洪一生影响很大,自此有意归隐山林炼丹修道、著书立说。

葛洪有哪些著作?

葛洪(公元283~343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中国晋朝科学家。

葛洪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13岁时父亲去世。从此家境每况愈下,但是他勤奋好学,想方设法的读书,学习知识。他白天砍柴挑到市集上卖钱,以供读书所用,还经常在晚上学习到深夜,十分刻苦。他16岁开始读儒家的《孝经》、《论语》,并发奋精读五经,自认为“才非政事,器乏始民”。后来终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科学家。

葛洪青年时代曾经参加过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之后他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到了洛阳,可却不能如愿,于是周旋于河南湖北一代。24岁时到了广州。后娶南海太守之女为妻,并跟随学习“神仙方术”。返回故里后潜心修炼著述十余年。

有一次,葛洪听说扶南(今柬埔寨、越南南部)出产丹砂(炼丹的主要原料),就申请到勾漏县(今广西一带)做县令。后来经过广州被朋友劝阻,从此入罗浮山(为于今广东省博罗县东江之滨)修道炼丹、著述,直至谢世。

葛洪一生所留的著作很多,其中主要有《抱朴子》、《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和《西凉杂记》等。

葛洪的《抱朴子》是中国炼丹术史上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其中详细记载了多种炼丹典籍和方法,并纪最多种化学反应,其中很多发明堪称世界第一,是中国对化学史非常大的贡献。

葛洪晚年在罗浮山潜心修行,烧丹炼汞,不问世事。相信其必有一些经典成果,只可惜未见有著作行世。说道金丹何以能使人长生不老,得到不坏之体,葛洪是这样解释的:“盖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

另外,葛洪的医学思想非常具有群众性。当时,他深感民间疾病发生的可怕,又没什么简单易行的自疗方法,再加上先人留下来的那些庞大复杂的药方和这些著作中所需的珍贵的药品,他决定编一部简单应急的医书。于是他收集了许多简便易行的医方,所需药品也都是一些廉价效显、容易得来的药物。后来他便编成了《肘后备急方》,“肘后”也就是可以时常夹带在胳膊肘下,这与现在的“应急手册”殊途同归。

葛洪还在传染病、寄生虫病,症状学、治疗学等领域皆有其详尽的见解,并创下了许多古代世界的世界之最。

葛洪著作有哪些

葛洪一生所留的著作很多,其中主要有《抱朴子》、《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和《西凉杂记》等。

葛洪的《抱朴子》是中国炼丹术史上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其中详细记载了多种炼丹典籍和方法,并纪最多种化学反应,其中很多发明堪称世界第一,是中国对化学史非常大的贡献。《抱朴子》的问世,对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有《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惟多亡佚,《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共收其著作十三种。

葛洪其人

葛洪(公元283~343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中国晋朝科学家。

葛洪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13岁时父亲去世。从此家境每况愈下,但是他勤奋好学,想方设法的读书,学习知识。他白天砍柴挑到市集上卖钱,以供读书所用,还经常在晚上学习到深夜,十分刻苦。他16岁开始读儒家的《孝经》、《论语》,并发奋精读五经,自认为“才非政事,器乏始民”。后来终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科学家。

葛洪青年时代曾经参加过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之后他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到了洛阳,可却不能如愿,于是周旋于河南湖北一代。24岁时到了广州。后娶南海太守之女为妻,并跟随学习“神仙方术”。返回故里后潜心修炼著述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