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金箍棒重60-75吨
书中说金箍棒原是太上老君冶炼的神铁,后被大禹借走治水,治水后遗下的定海神珍铁,放在东海。金箍棒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是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在平常所见的各种金箍棒的形象是一根两头各有一段黄色,中间为红色的棍子。
重13500斤,1斤等于500克等于0.5千克,1吨等于1000千克,所以13500斤等于6750千克,6750千克等于60-75吨。
金箍棒的特点
孙悟空得到后,能随心意随意变化大小,而且似乎它只听孙悟空的。
在书中金箍棒被夺走过,但没有任何其他神仙或者妖怪能够让金箍棒随意变化。平时孙悟空将金箍棒变成绣花针大小,藏在耳内,临敌时,从耳内取出,马上变成碗口粗细的一根铁棒。
它还能随身体大小变化而按比例改变大小,孙悟空变成昆虫,金箍棒同样还是能藏在耳内,而不会无法随身携带。这也是取名"如意金箍棒"的含义。金箍棒的威力很大,连神仙都敌不过它。
由于非常重,书中说"莫说拿!那块铁,挽着些儿就死,磕着些儿就亡,挨挨皮儿破,擦擦筋儿伤!"而且金箍棒还能被孙悟空随意变化,变成其他的物体,或者很多的数量,而它本身的性质仍然保留。
在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金箍棒有一万三千五百斤重。如意金箍棒的两头是由两个金色金属片将其箍住,中间的一段是黑色的乌铁,有星斗铺陈,紧挨着箍上有一行字:“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并且金箍棒上还有密布的花纹和龙纹凤纂。
金箍棒全名为如意金箍棒,其制作材料为天成九转镔铁、灵阳神铁和黄金,它原本就是兵器,是太上老君所炼制而成的,“如意金箍棒”这个名字也是太上老君取的,并且将其刻在棒上,是最初的名字,后来被大禹借去治水,才被大禹取了第二个名字叫做“天河定底神珍铁”。
在东海时金箍棒有斗来粗、二丈余长,后来孙悟空将其调整为最适合自己的丈而长短、粗细如碗口般,而平时的时候则缩小成绣花针藏在耳朵内。
相关说明
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而黄帝内经认为,人一昼夜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
“天河定底神珍铁”原是太上老君的作品,后被大禹求得,治水时用做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后为孙悟空所得,成为其打斗的兵刃,又名“如意金箍棒”。
按书中所说实际应称为“神珍”,“神针”一说是逐渐演化而来,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为孙悟空所得后,不用时变作绣花针大小;
二.大禹治水,将其插在海底,看起来如同“针插入”;
三.“针”同“珍”,且更为生动形象,但是属于讹传,尊重原著,宜写作“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如意金箍棒
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的重量有一万三千五百斤。
如意金箍棒描述重量的出处是在《西游记》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该章节对如意金箍棒的描述是原是太上老君冶炼的神铁,后被大禹借走治水,治水后遗下的定海神珍铁,放在东海。金箍棒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是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
如意金箍棒的问世:
金箍棒问世很早,出于鸿蒙初判、天地初分之时,由此也可见其的确是一个具有灵性的上古神物,太上老君把它铸成的如意金箍棒,所以又名灵阳棒。
原本是在天界也被视为神器用于镇天河之用,因为它有强大的神力与灵性,因此它能镇得住水妖海怪,所以用于镇天河其实也说明它是具有强大神力的神兵,后被大禹借走治水,功成后将其放于东海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