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负担 个人所得税 税款,应将纳税义务人取得的不含税收入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 (一)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一费用扣除标准一速算扣除数)÷(1一税率) (二) 工资 税前计算器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公式(一)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详见所附税率表一、二、三)对应的税率;公式(二)中的税率,是指应纳税所得额按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
有个叫“2019个税计算器最新测算版”的挺实用,每步都实时测算出要缴多少税,可以设置五险一金、就连最新的专项附加扣除项也能设置。最重要是能列出未来12个月预扣预缴表格和来年大病医疗的退税额,有点小小逆天的味道,有木有?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个税计算器可以通过百度APP查看,用户下载百度APP,搜索个税计算器,找到个税精灵计算器小程序,输入税前收入等信息,就可以计算税后收入了,步骤如下:
1、打开手机中的百度APP。
2、搜索个税计算器。
3、找到个税精灵计算器小程序。
4、进入后可以按照月度计算还有年度计算,填好相关信息,点击计算。
5、就会出来税后收入了。
注意事项:
1、应纳税所得额 = 累计税前工资收入 - 累计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 - 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 累计减除费用;
2、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预扣税率 - 速算扣除数;
3、当月应纳税额 = 应纳税额 - 累计已缴纳税额。
很多上班族经常要算算自己本月的税前税后工资,特别是申请的贷款时候需要提交自己的税前、税后工资证明。可能有的人不知道税前税后工资是怎么算的?下面,我们来看下税前税后工资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1、工资扣税计算器
以3500元为标准扣税。可计算加班时数,请假扣薪,全勤将等。计算方式可自行设置。方便操作。
2、个人工资计算器
编辑 搜图 个人工资计算器,可用于计算上班族们的各项工资指数,包括社保、奖金、加班费、基本工资等等,个人工资计算器还可计算个人所得税等。 社保基数和基本工资是必填项,软件默认个税起点是执行国家标准3500元,即超过3500的部分会执行交税标准,不超过则不用交税。
3、工资及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器
工资及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器(年终奖所得税计算器)功能和特点:
1、无需编写公式,自动计算工资或年终奖个人所得税;2、税率级距和起征额可调整;3、支持人员批量导入,成批自动计量个税;
4、支持导出功能,计算后的工资表可导出成Excel等多种格式文件;5、纯绿色软件,无需安装;6、完全免费。
税前17493.33元。
税前收入=(税后收入-扣除费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税率)
税前收入=(15000-3500*25%-1005)/(1-25%)=17493.33元。